參考以下文章來源:
近日,一則關于在線旅游平臺"大數據殺熟"的新聞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。一位年輕女性在預訂機票時發現,同樣的航班,她所看到的價格竟比朋友高出1378元。這一發現不僅讓當事人感到憤怒和無助,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互聯網時代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狀。
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位名叫小陳的年輕女性的暑期旅行計劃。2024年夏季,小陳和她的朋友決定一同前往韓國首爾度假。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,兩人約定在同一時間使用同程旅行App預訂從寧波到首爾的機票。
小陳驚訝地發現,盡管她和朋友選擇的是同一航班的經濟艙,但她看到的價格竟然比朋友高出了1378元。更具體地說,小陳的手機顯示經濟艙票價為2356元,而她朋友的手機上顯示的價格僅為978元。這個巨大的差價讓小陳感到困惑和不安。
面對這種情況,小陳決定向同程客服尋求解釋。她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,或者至少能夠享受到與朋友相同的優惠價格。客服的回答卻讓小陳更加失望和困惑。
根據小陳的描述,同程客服給出的解釋是:"您看到的價格較高是因為同級別的低價倉位已經被預訂完了,所以系統為您顯示的是較高級別的倉位價格。"這個解釋在小陳看來明顯站不住腳,因為她和朋友是在同一時間查詢的同一航班,怎么可能出現如此大的價格差異?
客服的解釋不僅沒有平息小陳的疑慮,反而讓她更加懷疑這是一種有意識的"大數據殺熟"行為。所謂"大數據殺熟",指的是一些網絡平臺利用用戶的瀏覽歷史、消費習慣等數據,對不同用戶顯示不同的價格,通常是對老用戶或者頻繁使用的用戶收取更高的價格。
在無法得到滿意答復的情況下,小陳最終不得不借用朋友的手機預訂了那張價格較低的機票。盡管解決了眼前的問題,但這種不公平的待遇讓小陳感到十分不快。她決定將這一經歷分享到社交媒體上,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,并警醒其他消費者警惕類似的情況。
發表評論
2024-07-13 01:21:44回復
2024-07-13 01:21:44回復
2024-07-13 01:21:44回復